作為一名普通的水電人,站在眾人之間你很難把他一眼認出,但在海拔2671米的斜卡電站廠房,你一定能對他精準識別,他上班時表情嚴肅,讓你略有些許望而生畏,下班時如風云巨變,談笑風生。他2015年1月從集控中心調入斜卡電站,初到崗位,除了調度長崗位轉換為值守長崗位的不適應,還有高海拔帶來的不適應,鼻腔干燥流血是時有的事情,而那時斜卡電站也僅投產發電三個月,電站設備隨著投產運行時間增長,缺陷暴露日趨增多,他曾一度感覺舉步維艱。他為了盡快補齊自身崗位轉換帶來的短板,總是加班加點查閱廠家資料并學習、摸索班組管理,就這樣,他逐漸適應了海拔2671米,并熱愛上了“斜卡”,他是斜卡電站值守長鄭遠超。 堅守初心的他 他是九電黨支部突擊隊隊員,也是2020年九電黨支部 “黨員示范崗”。他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,始終以高標準要求自己,他努力將自己置身于群眾之中,要求自己時刻做好模仿帶頭作用。2020年11月23日,斜卡水電站廠房入門口上游0.3公里位置山體發生高位滑坡,現場揚塵四起,聲響震耳欲聾,龐大的滾石持續不斷,垮塌體阻塞踏卡河河道形成堰塞湖,山體滾石破壞10kV廠壩線連續6級桿塔,造成斜卡大壩全失電,作為青年黨員的他,義無反顧的第一時間冒著生命危險沖鋒到現場偵查險情,通宵堅守在崗位,組織電站人員積極進行險情處置,最終電站平安度過險情。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進性。 兢兢業業的他 “嚴謹”、“細致”、“追求完美”一定是他身上最突出的標簽詞,他時常被同事們“戲”稱為處女座性格的典型代表,作為值守長的他總是因為“多慮”而親自深入現場參與工作,2017年斜卡電站因原轉輪存在質量問題而更換為601型新轉輪運行,他并沒有因此而松懈,而是更加細致的組織并加入到例行檢查工作之中,源于對工作的一絲不茍,他和班組人員在2017年9月例行轉輪檢查時,發現安裝運行于1號、 3號機組的新轉輪水斗均出現了危及安全運行的一類缺陷裂紋,隨后積極采取措施對兩臺機組轉輪進行了更換,將事故扼殺在了初生階段。2018年8月13日,他在定期查閱運行人員記錄的機組振擺數據中敏銳的發現了電站3號機組振動數據的微小異常,隨即匯報并積極采取措施對機組運行方式進行調整,隨后3號機組轉檢修發現轉子磁極鍵松動、鏡板連接螺栓斷裂2顆,也因此3號機組幸免了事故的發生,保證了電站的安全生產。他將“學中干、干中學”落到了實踐之上。在斜卡電站任值守長的6年時間里,他曾先后組織、參與實施機組轉子磁極引線易變形、機組碳刷溫度高等10余項較大技改,他善于總結工作成果,曾刊登發表《沖擊式水輪機轉輪運行維護探索》、《水電站設備可靠性管理存在難點及對策建議》等4篇專業論文。 抗擊疫情,保安全發電的他 2020年1月初,全國新冠肺炎陸續蔓延,他從成都返回電站堅守崗位,一戰便是近兩個月,由于時刻關注時事新聞,他是電站最先對防新冠肺炎做出措施的人,從他返崗的第一天,他便主動排查電站近期返崗人員行程,不斷加大對后勤、保安、全員的新冠防疫宣傳工作,每日定期詢問員工及家屬健康情況,杜絕外來人員進入廠區等多項舉措確保電站零疫情。1月春節期間,除了防疫工作外,電站安全生產工作他照干不誤,為確保機組安全、穩定運行,除夕前一天,他組織電站值班人員加班對機組進行轉輪及轉動部件定期檢查,以確保設備在春節期間安全供電運行,而大年初二夜,面對突如其來的2號機組折向器關閉腔漏水缺陷,為了“保發電”,他帶領班組人員在狹窄的水車室一干便是一宿,那一宿,他和他們扛起的不是700多斤重的折向器,而是那份“責任”和“擔當”。 2020年2月21日,對斜卡電站來說是一個特殊而重要的日子,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工作,他恪盡職守,帶領班組實現“防疫”“保電”兩手齊抓,迎來斜卡電站安全運行2000天,各項運行指標再創新高。 言傳身教,建優良班組的他 在斜卡電站,你總能在生產現場看到他與新員工或同事交流、分享工作經驗的場景,他始終嚴格要求以自我做學習模范。作為新員工師傅的他,將自己工作外的閑暇之余頃注于站內培訓,源于這樣的言傳身教,他的徒弟在九龍河發電總廠組織的2019屆新員工9次統考中蟬聯7次第一名,2020年,他與其徒弟鄧歡獲公司授予2019-2020年度“最美師徒”稱號。 “眾人劃槳開大船”告訴我們一個團隊的重要性,他致力于班組團隊建設,堅持每月組織一次班組內的交流活動,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,以督促團隊成員彼此進步成長,為了提高班組凝聚力建設,他在生活業余經常組織班組團建活動,讓“同事”更多轉變為“朋友”,讓彼此增強默契、增進情感。他所在的斜卡電站團隊自2014年投產以來,兩次獲共青團水電七局委員會授予“青年文明號”,一次獲公司授予“安全生產先進班組”,兩次獲得九龍河發電總廠授予“先進集體”,而他本人則連續三年被公司授予“先進工作者”稱號。 他立足于海拔2671米的斜卡電站,一干就是6年,他平凡淡薄、默默無聞,卻勤勤懇懇、任勞任怨,他用自己的言行踐行著“久隆”精神。 |